浦东30年流变:新上海如何走向大上海
撰文 | 维舟
责编 | 施杨
浦东的蜕变
说来神奇的是,浦东的今天也不是没人想到过,只不过在当年,那看起来都像是幻想。
1905年,吴趼人在小说《新石头记》的结尾写到贾宝玉做了一场大梦,梦见中国已独立富强,而万国博览会正在上海浦东召开。沪郊朱家角人陆士谔1910年也写了一部小说《新中国》,设想得更大胆:万国博览会1928年就在浦东举办了,黄浦江建成了一座浦江大桥,小说主人公前去游览,一跤跌醒,方知是梦幻一场。
不过,在很长时间里,这片沉睡在外滩对岸的土地与其说像是上海的未来,不如说是过去。有位朋友石草生于1978年,从小在这里土生土长,老家现在已变成了世纪大道,但“那时没有上海的概念”,说到上海,都觉得“是那边的”,南京路、外滩都是遥远的存在。甚至连“浦东”也很少感觉到,因为那会这一片被杨浦、黄浦、南市、川沙等几个区县分割,她所住的陆家嘴这一带,多是港务局等单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,像是一个乡下小镇,每家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,同学们就像课本上说的,“都有美好的未来”。
◎1993年,上海郊区,新建的住宅楼,
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。
那会的浦东还充满乡土气,虽然和全国最大的都市只有一江之隔,却没有什么都市气息,最好玩的去处就只有浦东公园。川沙人连方言都和上海话不一样,在滑稽戏里是嘲笑乡下人的笑料之一。从现在浦电路所在的王家宅,到如今高端住宅林立的世茂滨江,当时都是棚户区;文登路以东就是农田,甚至还养牛。塘桥、北蔡都只是一个小镇,而后来开世博会的片区,原先的地名叫“泥墙圈”,稍微像样一点的企业就只有上海钢铁厂和耀华玻璃厂。我舅舅1986年渡江去周家渡那边办事,后来回忆说,感觉就好像时空穿越到了自己小时候。
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,唯一还算繁华的街区是东昌路,没有多少高楼——晚至1990年,整个浦东的最高建筑只是一座24米高的消防瞭望塔。如今高楼林立的陆家嘴,看看附近“烂泥渡路”这样的地名就能想见它原先是什么模样,很长时间里只有一片低矮的平房,直到东方明珠盖起来几年后才拆掉。1991年7月30日东方明珠开工建造,石草还记得,同学写“看着朝霞和东方明珠一起升起来”,作文竞赛还得奖了。
上海延安东路隧道北线大修即将通车,
市民代表进入隧道内参观。
应该说,在这三十年里,几乎每个中国城市都发生了巨变,但浦东可能尤为戏剧性,那就像是从农业社会狂飙突进到了后现代社会,时空压缩得格外明显。不止一个人对我说,这些年浦东变化太大了,“好像有人念了一下魔法咒语,身后的布景就变了,但你也不知道怎么变的,因为念咒语的人不是你”。身处这个万花筒中的人尝到了时代红利,但也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冲击。
石草回忆,那几年大拆大建,有一次她坐公交车经过张杨路东方路一带,猛然发现路两边都拆没了,震惊之下从座位上站起来,因为目睹熟悉的街景都变成了废墟,一下子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:“以前觉得变迁是和时间有关的,而当你发现时空瞬间坍塌,城市改造在摧毁空间的时候也摧毁了时间,一刹那间全没了,心底里就涌起恐惧、惊慌、兴奋,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是什么。”
她说,在认识到这个废墟的时候,她的童年结束了,那是1992年,浦东迎来了自己创世纪的“大爆炸”,在很短的时间里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浦东做对了什么?
从某种意义上说,浦东的开发像是重复了“深圳奇迹”:与一座大都市隔河相望,但长久以来却是两重天的景象,而一旦开发,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变换了模样。1991年初,邓小平在上海就曾感叹:“浦东开发至少晚了五年。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,早几年就开发好了。”不过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:上海当时太重要了,只许成功不许失败,不像深圳反正原本就是小渔村,试点成什么样都没事,也只有深圳的试验已明确取得成效时,才能更大胆地迈出开发开放浦东这一步。
也就是说,浦东虽然慢了一拍,但也正因此,它从一开始的起点就更高。1990年浦东起步之际,浦东的第二产业占比高达3/4,而到去年则是第三产业占近8成,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准。2021年,浦东GDP突破1.5万亿元,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也从不到三十年前的9%提升至将近36%。如今,浦东新区的经济总产值是位居第二的黄浦区的5倍,相当于上海第2-7名六个区的总和。不夸张地说,这好比是在上海的边上又建造了一座“新上海”,其建成区面积、城市人口都超过了国内95%以上的城市。
浦东新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,承担着对外接轨国际、对内辐射全国的“先行先试”使命,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试点。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,浦东新区人口最多、经济总量最高(是第二名天津滨海新区的2.5倍)、经济密度更是遥遥领先,每平方公里创造的GDP达到12.7亿元,是第二名长沙湘江新区的两倍。可以说在各项指标上,浦东新区在城市开发的新区中都是当之无愧的“龙头”和标杆,其成功可能超过了当初最大胆的设想,它究竟做对了什么?
毫无疑问,如果没有浦东这个新增长引擎,上海这些年的经济数字会难看很多。浦东新区之“新”,最初的原动力肯定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放权:现有的19个国家级新区,除了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之外,都只是功能区而非行政区,浦东新区不仅设立得早,而且拥有的管理权限也最为完整,金融、财税、土地、海关、产业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先行先试的权力都更强。此外,浦东新区在设立之初还得到国家财政每年3亿元的开发资金支持——不过,天津滨海新区在2005-2014年间获得的国家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高达每年10亿,但并不足以确保它比浦东更成功。
政策支持固然重要,但并不是魔法,否则当初深圳、珠海、厦门、汕头四大经济特区,得到的政策支持都一样,为何多年下来各自差别那么大?浦东之所以能这么成功,也是因为它就距离上海原有的城市中心很近。很多人可能已经不记得了,在开发浦东之前,上海的城市规划重点其实是发展南北两翼(宝山钢铁、金山石化),甚至对浦东开发一直有争论,原因之一就是过江通道的交通瓶颈不易打通,需要花费大量建设资金。
这种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。在英国,1750年威斯敏斯特大桥建成、1769年黑衣修士桥竣工,标志着南伦敦开始得到真正发展,但当时的交通条件下,这种发展颇为缓慢,甚至直到1930年代,“伦敦人罕有过河”,因为河那边仍然是“一片异土,有着一种相当陌生、差别迥异的交通系统”。然而,现实证明,像新德里、拉德芳斯(巴黎)这样的城郊新区,都极大地得益于与老城的近距离。从这些年上海的城市规划方向来看,重点已经成了东西两翼(浦东、五大新城),而其共同特点就是便于建成城市连绵区。
这代表着一种不同的城市发展思路:“新区”并不只是在外围划出一片空地,引进资金和技术来建起一些工厂来发展经济,而是需要与原有的城市形成有机的结合与深入互动,在复杂交织的生态中催生出更多元、丰富的城市生活和经济机会,由此催生出一个创新机制。当服务业而非工业成为城市增长引擎时,这样的视野是必不可少的,否则“新区”很难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才,因为越是尖端的人才,实际上对城市生活的要求就越高。
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光源
浦东需要二次开放
如今,浦东正站在一个新的节点上:正因为它以前做得太成功了,想要再自我突破就更为困难了。虽然它仍然叫“浦东新区”,但随着上海的全面开放,浦东渐渐地已没那么特殊了,只不过是“又一片”上海的城区罢了。换言之,新区还新吗?还能继续变魔术吗?它还是上海的未来吗?
虽然这些年来,浦东的GDP仍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在高速成长,但从人口流入的数字来看,它对人才流动的吸引力已经在弱化。根据人口普查结果,2010-2020年间浦东的常住人口仅增加了12.63%,即便在上海市内也低于嘉定、松江、青浦、宝山这四个城区,更远远低于深圳(68.47%)、厦门(46.23%)、杭州(37.19%)这些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才的城市,而在上一个十年,浦东的人口增长也一度高达58.26%。
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,但有一点不可否认:随着浦东的城市建设日趋成熟,它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容易白手起家了。大体而言,2005年是一条分界线,这一年取消了蓝印户口,之后房价又一飞冲天,后来者想要吃到红利也就越来越难了。
一位朋友2004年来到上海,读完研究生后,先在浦西工作了几年,2011年换到浦东张江,从租房到买房,也算是搭上了那个好时代的末班车。张江是高科技中心,由于像牛顿、居里、哈雷等外国科学家的名字都用以命名南北向的道路,还有个笑谈说“外国科学家不是东西”。这里大多都是资本人才密集型的新企业,号称“随手扔块石头都能砸中个博士”,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,IT业和“药谷”都在此涌现。
然而,近年来一个日渐明显的趋势是:随着浦东的不断发展,它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。早在十年前,他就发现,虽然中国人干得很好,上海的工资也还赶不上美国,但与印度已经持平,相比波兰等东欧国家也没有竞争优势。不仅如此,国内成都、西安、武汉等城市都在不断崛起,员工素质也很不错,然而他在成都的老板薪资还没他高——因为是按当地薪资水平结算的。
更棘手的是,现在带过的团队,要激励他们相当困难,加薪10%-20%没多大吸引力,就算工资翻倍,能在上海买得起房吗?普通人随你薪资多少,和房价一比,也就是洒洒水吧。在唐镇的玉兰花园,有浦东最大的城中村,大量外来的打工人都只能住在群租房里,但租房成本也在快速上升,省不下多少钱,以至于有这样的抖音段子:来上海100块钱,一年下来还是100块钱,白吃白喝白住一年。像IT企业虽然号称“高科技”,但其实可能80%仍需要依靠低技能、相对低薪的码农,那么他们留在浦东图什么?
现在的现实是:浦东房价飙升、用工成本也不断攀升,而与此同时,对年轻人才(尤其是对工资待遇不高的人)来说,浦东的友善度、吸引力甚至还不如浦西。在浦西,像紫竹这样的园区租房成本比浦东低,而老城区的各种设施毕竟更为完善:浦东文化街区、便利店密度都不如浦西;10万方以上的商场仅十来家,且大多集中于陆家嘴附近;论三甲医院,浦东仅有8家,而全上海有60多家;对那些已成家的人来说,浦东教育资源之紧张更是全市首屈一指,好学校出了名地少而难进,在全市都属最卷之列。
这是真正的挑战:浦东以往的成功,其实还是更偏重产业发展,对民生的配套则滞后了一拍。在以往的红利还在、人们对它的未来抱有很大信心的时候,这不是一个大问题,但现在,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之下,就成了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以前的浦东满地是机会,但如今年轻一代的精气神不一样了,疫情之后走的人更多,一些企业原本提倡的“居家办公”(work from home),到最后变成了“在家乡办公”(work from hometown)——尤其是那些IT企业,人们忽然意识到,既然可以远程办公,那么回老家居住也一样可以。原先领头的外企,现在也度日艰难,某些行业已开始了大鱼吃小鱼的行业并购,有些大企业,你甚至都想象不到它也会裁员。即便对企业来说这是生存下去不得不然,但对个人而言显然意味着更艰难的选择。
浦东精神能否继续向上
◎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